第二百九十一章 陪彭记者下车间,留下合影遇茹芸

“彭老师,您想去哪个车间看看呢”志军原想带他去发酵车间,这会不免先问问,想猜测一下他的采访对象。

“哦,这样吧。你们厂不是生产土霉素吗你就带我去产品的上游车间看看吧。”

“上游车间那不就是发酵车间吗真是不谋而合啊。”志军心想。“哦,我知道了,那我们去发酵车间吧。”志军说道。

经过冷冻修理组门口时,正好看见原来组里几个哥们蹲在大门口修理氨压机的阀门,看见志军带着一个陌生人走来,其中一个叫道:“志军,怎么这些时候不来我们这里了啊到底是当官了,把我们这些工人兄弟给忘了啊。”

志军连忙回应说:“哪敢,哪敢。这不是忙吗,你们看谁来了”志军扭头看看彭记者。

“谁啊他谁啊不认识啊,怎么还带一相机呢”有人问道。

彭记者见状,自己回应道:“师傅们好啊。我是江城日报的记者,我姓彭,大家叫我老彭好了。我今天来主要是采访你们厂生产和工作的情况的。你们厂名气大了啊,经营承包责任制搞得有声有色啊。”

“大报记者来我们厂了啊。我们天天看江城日报呢。”

“今天总算看到记者呢,平时只看到文字,不见其人呢。”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

“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一下,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彭记者指着地上的阀门问道。

“哦,我们在修氨压机上的阀门。本来该换新的,师傅说修修还能用,可以为厂里节约一点资金呢。”一个哥们说。

“哦,这样啊,这是勤俭节约啊。”彭记者赞道。

“哎哟,这样的事多了,习以为常了。”另一个哥们回道。

“什么习以为常啊本来就该修修,动动手的事情。”这时师傅不知何时出来了,在旁边说道。

“师傅,您好”志军赶紧叫道。

“这是我师傅,冷冻修理组的组长,八级钳工,技术是这个”志军一边向彭记者介绍师傅,一边竖起了大拇指。

“哦,厉害啊。老师傅您好啊。”彭记者随之问候道。

“您好,不客气,我们说话直,脾气粗。我的徒弟如有不礼貌的地方,您多担待。”师傅说道。

“哪里哪里,您这几位徒弟都不错啊。”彭记者说。

“志军也是师傅的徒弟呢。”一个哥们突然说。

彭记者惊讶地看看志军:“是真的吗”

志军点点头,笑道:“呵呵,是的,我以前在这个组干过三年多。”

“那你有基层经验和生活积累啊。”彭记者说。

“谈不上,算是跟师傅还有这些哥们一起摸爬滚打过。”志军回道。

“来来,我有个建议,你们师徒在一起照个像如何”彭记者询问地说。

“好啊,好啊。”几个哥们高兴地叫道。

“老师傅您站中间,让几个徒弟围着您照一张合影吧。”彭记者招呼道。

“我不照,我不照,不习惯这个,你们照吧。”师傅推脱。

几个徒弟见状,便拽着师傅照,师傅就是不干。

“我看哪,师傅不喜欢这样正式的场面。那这样吧,师傅,您就修这个阀门,让几个徒弟蹲着边上帮忙,照一张工作照,这样显得随意一些。师傅,您看怎么样”彭记者建议说。

“师傅,您就这样来一张吧,彭老师这么诚恳,您就配合一下吧。”志军在旁边劝道。

几个徒弟再次拽起师傅。师傅见再无理由推脱了,只好说道:“好吧,那就来一张吧。”

师傅蹲下身体,带上绒线手套,拿起一把扳手,开始修起阀门来。几个徒弟围着师傅蹲下,有的拿工具,有的拿零件,有的望着师傅手里的活儿,很自然地摆出一副劳动的模样。

正待彭记者要拍时,志军突然叫道:“彭老师,您等等,还有我呢。”叫完,志军便挤到几个哥们中间,摆出了姿势。

“好啦,注意啦,一二三拍了”随着一声清脆的快门声,这个修理阀门的场面便被彭记者收入镜头之中,成了永恒的一瞬。

告别师傅他们后,志军领着彭记者继续往发酵车间的方向走去。随着嗡嗡声临近,耳朵有点耐受不住了。志军提醒彭记者说:“彭老师,厂里环境就这样,不是声音噪杂,就是蒸汽逼人啊。”

“蒸汽逼人”彭记者疑惑地问。

“是啊,等会您就可以见识了,呵呵。”志军笑道。

这嗡嗡声的陪伴下,他们很快来到了发酵车间门口。先前有点雾气,随着步子的加快,他们渐渐感觉雾气开始弥漫了。

“彭老师注意脚下。”志军提醒说。

“哎哟,我都看不见了,眼镜上面一片白雾啊。”彭记者停下脚步,拿下眼镜擦拭。

“里面雾气还要大,真以为是到了白云里了呢。”志军叹道。

“是吗”彭记者一边戴眼镜,一边问道。

正当他们一步一步往前探摸地前行时,突然传来一个尖锐的女声:“谁啊”

十之撞人了。这里的通道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因为看不见,这里经常发生相撞的事情。后来撞得多了,便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暗号,什么咳嗽声啊,击掌声啊,说话声......以便告知对面的来人,提醒这里有人过来了,注意避让。

志军听出有点像蒋茹芸的声音,莫非是她“是茹芸吗”志军大着胆子问道。

“呵呵,是我。你怎么来这里了”蒋茹芸回道,好像听出是志军。

志军循着声音走到蒋茹芸跟前,慢慢看清了蒋茹芸的模样。“我是带彭记者来你们车间采访的。”

“记者”

“是啊。”

这时彭记者也走了过来。

“这就是彭记者,彭老师。”志军介绍说。

“哦,您好,彭老师。”蒋茹芸礼貌地打着招呼。

“这位是.....”彭记者问道。

“呵呵,不好意思,忘了给您介绍了。她是我女朋友。发酵车间菌种组的。”志军歉意地笑道。

“哦,这么巧啊,你撞上女朋友了,有意思。呵呵,雾气大,看不清呢。”彭记者取下眼镜试图擦去上面的雾气。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带你们去车间吧。”蒋茹芸说完,转身往回走去。

“那好。彭老师,我们跟她去吧。”志军说道。

小心翼翼穿过雾区,他们很快来到车间办公室。

“主任,有记者来了。”蒋茹芸朝里面喊道。

“哦。哪里的记者啊稀奇啊。”主任边说边走到办公室门口。

“你们进去吧,我就不进去了,我还要去取菌种呢。”蒋茹芸对他们说道。

“小王的女朋友很漂亮的嘛,呵呵。谢谢你啊。”彭记者这才看清蒋茹芸的容貌,边称赞便致谢意。

“不客气,彭老师。”说完,蒋茹芸一溜烟地跑开了。

“这丫头,急火火的。”主任看着志军和彭记者,问道:“小王,这位是......”

“他是江城日报的彭记者,特地来你们车间采访的。”志军一边介绍,一边说明来意。

“哎呀,快进来,快进来您可是大佛啊,怎么来到我们这个小庙呢真是荣幸之至啊。”主任赶忙让彭记者进来。

“主任啊,您可笑话我啦。哪来的大佛啊,我是来学习的啊。你们经营承包责任制做得好,值得我们钦佩啊。”

“您这是谦虚啊。江城日报,党报啊,我们天天看呢。您来我们这里采访,真是有点受宠若惊。”主任由衷地坦言,“您坐着,我去给您倒水去。”

“不客气了。我们坐会就行。”

“车间条件就这样,一杯白开水,不过可以给您加点白砂糖。”主任说着,就把加了白砂糖的茶杯递给彭记者。

“您太客气了,给您添麻烦了。”彭记者接过茶杯。

“不麻烦啊。这白糖也是生产所需的,是质量上乘的原料,也可以食用。厂里也给职工发放这种白砂糖作为福利。我们车间办公室也留了一些,专门用来招待贵客的。这不,您这贵客盈门,这白砂糖就是最好的招待了,呵呵。”

“谢谢,谢谢您。”彭记者谢道。

“您慢慢喝,我就跟您汇报一下车间经营承包的情况。”

“您别客气,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彭记者赶紧纠正。

随后,主任拿着材料,照本宣科似的将车间班组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情况复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