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礼物。

(2)一定要进前五名。

(3)你和那个孩子什么关系?

(4)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生你了。

(5)等你爸回来收拾你。

(6)谁稀罕。

(7)你怎么不明白我的苦心呢?

(8)不要领朋友到家里。

(9)当个小组长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10)当干部影响学习。

(11)小孩子有什么。

(12)别问这些不要脸的事情。

(13)那个人真不是东西。

(14)马上把电视关起来,马上。

(15)别乱告状。

(16)你怎么这么难缠?

(17)你的眼睛真小。

(18)不要把东西借给别人。

(19)去模仿明星吧。

家庭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所谓的高素质的父母,高素质仅仅是外在的,并不代表内心。只有心态极佳的父母,才堪谈身教胜于言传。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最高明的教育,不过身教胜于言传并不是忽视言传。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心态的外在表现,家长的心态好,教育孩子不是问题,所以教育孩子先要教育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心态,家庭教育才不至于落于空谈。

(四)忠言逆耳不利行(1)

——都是“不好意思”出了错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贤文是说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这句贤文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但现代生活中,逆耳忠言不利“行”,逆耳忠言不愿意说,逆耳忠言不愿意接受,因为不好意思不敢不想去批评人,所以为了打开工作的局面,为了维持更好的人际关系,得学会把握批评的尺度,掌握批评的方法。

1.以批评为镜可以明得失:兼听则明

镜子这东西,差不多家家有,天天用。人们梳洗打扮,总要对着它调查研究一番。镜子,也可以算是一种认识工具吧。人的眼睛,能看到别人,看到周围的事物,唯独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容。镜子的功用,就在于帮助人克服眼睛的生理局限,如实地瞧见自己。正因为镜子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人们乃推而广之,把借他人、他事、他见以正己的方法,也喻为“照镜子”。这种加引号的“照镜子”,可要比日常生活中照镜子难得多了。唯其难,就有人会“照”,有人不会“照”。

我国古代,有不少会“照镜子”的人。战国时齐国宰相邹忌便是一个。邹忌从镜子里发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徐公漂亮,而他的老婆和客人说他多么漂亮,不过是阿谀奉承。由此他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照镜子,对自己的尊容心中无数,尚且有被欺骗的可能,倘若在处理国家大事时也不知道经常照照“镜子”,那所受的蒙蔽就严重了!他向齐威王报告了自己的体验。齐威王听了很赞赏,接受了他的建议,实行鼓励臣民批评朝政的政策,并正确地对待这些批评,使国家很快强盛了起来。

另一个例子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曾把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当做“镜子”,随时对照。他总结自己“照镜子”的体会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迫于人认识的局限性,很容易使人陷入盲目中,缺乏自觉性。而“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学会在认识别人,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世界中认识自己,这就叫做会“照镜子”。而凡会“照镜子”的人,总是比较聪明一些,能干一些。

“镜子”虽好,却有些人不会“照”。比如,怕看到自己的丑陋之处,有伤“面子”,不敢“照”;自己脸上有疤,却怪“镜子”反映得不准确,不愿“照”;还有那自以为是“天下第一美人”的,则不屑于“照”;甚至有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者。这几种对待“照镜子”的精神状态,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为什么我们害怕被批评?是因为批评迫使我们要面对自己,认清自己,重新评估自己的价值。批评就如有个人拿着镜子在你面前,让你看清楚自己。

在别人拿着镜子在你面前的时候,如果你有意无意地把镜子移开,不理会或是拒绝那面镜子,都是自己的损失。虽然在日后的日子你可能会发现原来那些批评是善意的,是帮你看清自己的一些缺点或弱点,但很可惜的是,自己错过了早日改过的机会。

批评就如一面镜子,但这面镜子总是要别人给你的。人家愿意免费地把镜子借给我们,帮我们擦亮自己的眼睛,提醒我们,让我们发现自己的缺点,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改过,我们当然应该感谢及感激。或许真的有可能,别人是抱着想侮辱你、让你感到难堪的心态来批评你,但如果他真的批评到我们的盲点,那我们不是也赚到了吗?不要认为被批评是损失,把批评视为成长的主要因素,我们就会觉得我们赚到了。毕竟他还是帮我们擦亮了自己的眼睛,看见自己的盲点。

接受别人的批评时,记得保持心灵宁静,感激别人给你成长的机会。

当然,批评也有善意的批评和恶意的批评之分。所以人人都要保持冷静、保持心灵宁静的原因就是要分辨好或是坏,对还是错,恶或是善。

在接受别人的批评时记得保持平静,用真理用智慧去思考及衡量。分析后知道什么是对的就要赶紧改过自己的缺点,这就是感激别人的最佳方法,这也是一种感恩。别人愿意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原因就是希望我们改过缺点。别人批评我们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冒险,因为批评别人的人也可能成为别人的敌人或仇人,更有可能被人责骂或责怪。所以善意批评者是伟大的。

批评是一种恩惠,是在教导自己认清看不到的那一面。只要愿意张开双眼认真观察,双耳用心聆听,用心去领悟,用慧眼去看透,用智慧去解剖,用真理去分辨,用足够的决心和恒心去面对并且改过,勇往直前,人终究会变得更加的完美及高贵。批评是一种恩惠,是在教导自己认清看不到的那一面。

2.把批评自己的人当敌人:为渊驱鱼

利用别人的批评迫使自己进步,是对待批评最有价值的做法。无论批评者是什么动机,我们总可以把批评当做改进自己的一种指南。甚至,敌人的批评比朋友的批评更可贵些。

康能第一次到美国众议院演讲时,被言辞犀利的新泽西州的代表菲尔斯嘲讽:“这位从伊利诺伊州来的先生,恐怕是装着燕麦来的吧?”所有人听了都哈哈大笑,假如被讥讽的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恐怕就会愤怒了,但是康能不是,他外表虽然有点儿粗俗,但内心却明白这句话是事实。

“我口袋里不仅装着燕麦,而且头发里还放着种子,我们西部人都是这么亲近土地,不过我们的种子长出的都是好苗。”

康能因这次反驳而闻名全国,以致最后人们都叫他“伊利诺伊州的种子议员”。他把别人的讥讽变为赞美。他知道不能从批评声浪中逃走。批评就好像一只狗,狗看见你怕它,便逞了威风,恐吓你。但是如果你勇敢地面对着它,狗便不再吠叫了,反而摇着尾巴来讨好你。只要你正面迎对你的批评,到头来,它反而会被你降服。我们之所以怕批评,是因为批评也是事实,越真实我们越逃避。然而批评之所以可贵,便是因为它是真实的。别人批评康能好像草包,他并不回避,承认自己确实很土。不过在他粗野外表下却是一颗纯正的心。

美国救生圈公司的副总经理兼美国航业救生公司的总经理查理?皮兹曾经开除了一个很有前途的青年职员,因为他不能坦然地面对别人的批评。这个青年从一个小学徒开始往上升。因为他有能力,而且受人欢迎,所以升得很快,最后一直升到公司工程估价部主任,负责该公司工程的估价。有一天,一个速记员查出他的估算中出了2000元差错,于是把详情向上报告。后来这件事被皮兹知道了。

“这个速记员没权利查我的核算。”他气愤地说,“他也不该提出来。”

“但你确实是算错了,是不是?”皮兹问他。

“是的。”他说。

(四)忠言逆耳不利行(2)

“然而,你还是觉得速记员不该说出来,难道公司该蒙受损失以维护你的威严吗?”

但这个青年主任觉得就该这样,皮兹便规劝他,说他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就很难成就一番大事业了。后来这事逐渐被大家淡忘了。

大约过了一年之后,这位青年主任上报了一个美国中西部某项工作的两万元估价方案。其上司经过仔细核对后,发现数目应当再加一倍,这事又报送到皮兹那里,于是皮兹再叫他前来。

这位青年主任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想用这项工程来陷害我。你上次恨我,于是这次又雇了一位工程师核算,故意揭我的短。我的计算是对的,你怀疑我。”

皮兹回答说:“那好,你自己去找些人来算,看看结果如何。”

在事实面前,他承认自己确实算错了,皮兹便对他说:“现在我们只能分道扬镳。因为你不肯面对公正的批评。”

批评的人或许动机不纯,但是他的话却可能是真的。他或许是想害你,但是如果他的批评能让你进步,对你反而有利。你如果因他的批评而自暴自弃,那就让他的诡计得逞了。你若是能够善待批评,就会利用这种批评来使自己进步,并认为这是一件很合算的事。

当林肯还是个年轻的律师时,他为一个重要的案件来到芝加哥,但是没有人理他。在芝加哥,那些赫赫有名的律师,都觉得和一个外来的后生律师在一起会降低身份。这些人自认为地位崇高,根本看不起别人。他们把林肯扔在一边不愿和他一同吃饭,批评他辩护的方法太幼稚。

林肯是怎样做的呢?他虚心接受了这些尖刻的批评。后来他回到斯勃林菲尔德的时候,他说:“我到芝加哥才知道自己懂得的东西有限得可怜,而我要学习的又那么多。”后来,他做了美国的总统,那些律师还是律师。他们的批评只不过帮助林肯爬到荣誉的顶端。

许多伟人都遭受过不公正的批评、无理由的侮辱,以及恶意的诽谤。伟人所树立的仇敌要比一般人多很多。不过敌人的数目多少并不重要,因为伟人经常通过敌人的攻击来看清自己,因为敌人的批评多半是对的。小人物才会不管情况如何都要为自己分辩,也只有小人物才会自以为是。

客观开明地衡量别人的批评,利用别人的批评来审视自己,这是许多成功者都具有的优点。若是将批评自己的人当敌人,无异于为渊驱鱼。

3.批评是柄双刃剑,把握分寸与方法

批评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当你迫不得已要拿起这把剑去救你的上司时,你恰好与一般人一样,用到了这柄双刃剑的“杀人”一面,你最后极有可能获得的结果是加薪无望、升职无望。不过,要是你能巧妙地提出批评,用到剑的“救人”一面,会皆大欢喜,那么,你的升职还会远吗?上司批评下属时也不可随心所欲,需要把握分寸和方法,注意场合和手段。

◎怎样做到委婉地“批评”上司

怎样用“批评”这副良药让拥有权威的上司既不感到苦口,还美滋滋地接受呢?你不妨可以使用以下的法子。

救人利刃一:把“批评”转变成提醒。

案例:上司自己把文件撂在一边,既不翻阅,也不签字。当有关部门追究时,他反而质问下属为何不提醒他或早点儿给他。作为他的下属,你必定和任何人一样,感觉非常气愤。因为你的上司似乎在有意推卸责任,虽然那样既没有道理,也没有道德。

然而,即使这样的上司三番五次地犯同样的错误,你也不要反唇相讥、直指其非。毕竟,你只是他的下属而不是他的上司,即使是老板,也有可能只对董事会股东负责。毕竟,他实际上早就知道是自己做得不对了,只是碍于面子,不愿意面对现实承认错误而已。作为下属的你,要是不了解到这一点,却去直接点破“机关”,无疑是在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懂得说话技巧的下属,会把批评的话语吞到肚里,变成日常的提醒。如每天像很关心上司似的提醒他有一份报告还没签,或者表现得好像害怕报告没到他手上似的故意提醒他。如此这般,上司为了避免忘记,就会主动把文件弄好。这样,不但能够保证工作如期完成,也保留了上司的自尊和面子,还增加了你对他的重要性。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如此使用“双刃剑”的救人一面,你的晋升之路还会远吗?

救人利刃二:当众赞扬,私下批评。

乍一看,有人会觉到这有两面三刀之嫌。事实并非如此,与那种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的人相比,有着本质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