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最直接的方法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他是个传奇人物,和李自成齐名。他出名的原因不是建立了大西政权,而是名为“屠川”的血腥事件!张献忠到底有没有屠川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了二十一世纪。

一派认为,张献忠屠川确有其事,而且是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灾难性减少的直接原因;另一派则认为,所谓张献忠屠川是满清统治者泼的污水,真正屠川的罪人是满清,不是张献忠。两派都能举出一些记载来作为自己观点的证据,当然,两派对于对方的证据也是同样的不以为然,不屑一顾。

四川比较确切的统计是明朝末四川有六百万人左右,清初户籍统计,整个四川有史可查的仅有九万人,少了五百九十万。满清说四川人是被张献忠屠杀的,他是一个大魔头。

欧阳锋说过:“其实杀一个人不是很容易,只不过为了生活,很多人会冒这个险。”

冷兵器年代杀人是很困难的,让千上万的人站在那里不反抗任人杀更困难。如果张献忠是个大魔头,那他的手下们肯定也是。他们居然支持变态当皇帝而没有一句怨言,并且没有一人想反了张献忠,简直比狗还听话。

更离奇的是,张献忠一六四六年就战死了,屠完四川后与清兵激战身亡。恨死张献忠的四川百姓居然抵抗了为他们报仇血恨的满清解放军十三年,还是在被屠干净后。后世那些学者们也说不清楚满清和什么人战斗了十三年。

总之,张献忠这辈子是没机会当杀人王了,他死的比较突然……

张献忠是个问题青年,就算活着也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鳌拜也很快就放平了心态,把眼光放到了其他人身上。“王大人,那些流寇在什么地方,你知道吗?”

王威不知道怎么回答,他确实知道在什么地方,也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落草,所以才没有带兵去围剿。他那犹豫的神情都落到了鳌拜的眼里。

鳌拜微微一笑道:“王大人,我问这些只是想安抚这些人,不是要去带兵杀他们,这你大可放心。如果他们肯去南方或者其他地方找个活干,至少可以养活自己,总比留在这里作乱好吧?”

王威叹了口气,将几个人的大体位置告诉了鳌拜,不过他并不建议现在就去安抚,没钱没粮的情况下,那些人什么也听不进去。

鳌拜赞同这个观点,但他也清楚,如果想说服他们去山西,必须在他们还没有发展壮大,没有颠覆朝廷的野心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想处理圆满了,很不容易。

跟着王威在营中看了看,鳌拜回了总兵府。他也和士兵们谈了谈话,每个人精神状态都很差,他们都有火气,说不了几句话就想发火。

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安抚人心了,唯一能稳住局面的方法就是钱,食物。只是有钱都不行,还需要朝廷派人出面调控物价,尽快让物品价格和南方持平。这灾不能不救了,可是让鳌拜自己拿银子出来救灾也不可能。

吃过晚饭,他背着手,在院子里来转来转去,努力思索着办法,苏梦儿在一旁轻道:“你别转了,把我都快转晕了。”

转圈确实容易晕,鳌拜心中一震,我现在处理问题的办法好像也是在绕圈啊,为什么不直接一点来应对呢?

他走到苏梦儿身边,微笑道:“你一句话就把我点醒了。我想这么多干什么?救灾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如果我告诉皇上陕西再不救灾,今年就有可能发生民变,你说他会不会狠下心去让南方那些商人捐钱?”

“不知道,这要看你的建议是不是合理,让南方商人捐钱,东林党不是一定会反对吗?”苏梦儿叹了口气道:“你要回京?我们不再去其他的边镇了吗?”

“其他的边镇问题不如这里严重,不急着去吧?想办法让流寇安稳才是最重要的,现在他们已经有些规模了,这么拖下去只会越来越严重。”鳌拜的心思都在粮饷上,没有注意苏梦儿脸上表现出的落寞。

苏梦儿咬了咬嘴唇,忽道:“我觉得不能这时候回京城。”

鳌拜问道:“为什么?”

苏梦儿轻道:“因为……你不是和皇上说好欠饷的边镇都要去吗?好几个地方都还没有去,你就回京了,皇上问起来,这不是欺君吗?”

崇祯连边镇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红夷大炮打出核弹的威力都不算欺君,他这点小事谁会在意?鳌拜笑道:“这是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叫欺君呢?不过我没必要亲自回去,找个锦衣卫带封信说明一下情况就行了。我还想去山西看看呢。那里也有两个边镇。”

苏梦儿又问道:“那辽东呢?你师兄和徒弟不是在那里吗?不去看看吗?”

“那边不用去,军饷已经送到了,孙大人和满桂也会处理那边的事。河北也不用,那边欠饷也不会闹起来。”鳌拜注意到苏梦儿好像不太高兴,问道:“你怎么了?有不是有什么心事?”

苏梦儿幽幽道:“还不都是你的事,既然你已经决定向朝廷汇报请饷了,还要去见那些落草的人,拉拢他们吗?我觉得根本就没必要,他们饭都吃不上,打仗肯定也不行。”

鳌拜笑道:“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不清楚他们的想法,身上又没钱没粮,不好和他们谈,说出自己的身份,说不定还有危险。”

苏梦儿皱眉道:“那就别去了,你现在的身份地位,没必要单枪匹马的去和一群流寇谈判,将来随便派个人去就行了。”

鳌拜也是这么想的,他看着苏梦儿,微微一笑。

苏梦儿瞪了他一眼,问道:“我这么严肃的和你说话,你笑什么?”

鳌拜靠她近了一点,轻声道:“谢谢你这么关心我,你这样和我说话,我很高兴。”

苏梦儿脸色一冷,扭头就走。“我回去了。”

“等等。”鳌拜拉住了她的手,轻道:“陪我再坐一会儿吧。”

苏梦儿挣开鳌拜的手,犹豫了一下,在走廊石台上坐了下来。

鳌拜坐在了她身边,微笑道:“陕西太让人压抑了,我已经了解了这里的情况,明天我就和王威商量一下,然后我们离开这里好吗?”

鳌拜猜王威一定有渠道和那些人取得联系,让王威去通知流寇比较好,只要让流寇们知道他全力为陕西争取救济就行了。自己出面,也很难取得对方的信任。

苏梦儿没有说话,表情又有些忧郁,

明明这么关心我,在人面前偏要装成不满不在乎的摸样,这又是何苦呢?难道面子真的那么都重要吗?鳌拜看着苏梦儿,轻道:“梦儿,你是不是不愿回京城?”

苏梦儿冷道:“你试探我?你要再说这种话,我就走了。”

鳌拜叹道:“难道你就真想这样和我过一辈子?就这么一直当朋友?”

苏梦儿愣了一下,有些慌张起来,道:“呸,谁……谁想和你过一辈子了?就是让我当皇后都不喜欢,何况你现在还什么都没有呢。”

“嘘,小声点,这个可不能让人听见啊。”鳌拜手指头放在嘴边,轻道:“就算有了什么,我也不会在你面前炫耀,我知道你不稀罕。我其实还有点担心,如果有天我做了皇帝,你会不会因为不喜欢皇宫里那种生活而离开……”

苏梦儿看着他,冷道:“对,我当然不可能过那种待在一个地方到老的日子,所以你也不要试图改变我了。”

鳌拜叹道:“走,我们进屋吧,我明白你的想法,我不逼你。”

他知道苏梦儿说的是真的。强扭的瓜不甜,他也不愿强迫别人。何况他的心思大部分还得放在事业上,加上三位夫人,一个人的心能分成多少份?

当天晚上,鳌拜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朝廷的。说明了陕西的情况,省内干旱,民不聊生,西北军镇已经出现了大量逃兵的现象,还有人落草为寇,必须尽快赈灾。事不宜迟,如果再拖,只怕后果不堪设想,一年内肯定会发生严重民变。他建议崇祯让富人募捐,然后用捐款的钱来赈灾。

另一封是让当地官员带给那些“山大王”的,让他们安分一点,等待救济。只要别滥杀无辜,将来朝廷既往不咎。到底什么算无辜,鳌拜在信里却没有指出来。这要让他们自己去判断了,鳌拜认为贪官就算不上无辜,杀的越多越好,如果陕西境内的官员被干掉一批,又可以安插新人。

鳌拜想通了,农民起义军用了十多年时间才推翻了明朝,现在是不成气候的,如果把他们引到山西去,就得自己花钱养着一群人。浪费钱不说,人太多还容易暴露。最好的情形,是让朝廷来稳住这些人,等起事的时候,能拉上他们最好,不合作也无所谓。

历史是可以改变的,张献忠都挂了,高迎祥等人也未必就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鳌拜把事情安排妥当后,带着五十名锦衣卫离开了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