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有天下最柔的东西,才能穿透天下最坚硬的东西。老子认为,“柔弱”是万物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真正有力量的象征。如果我们深入一个层次去考虑问题,就会发现老子要突出的是事物转化的必然性。他并非一味要人“守柔”“不争”,而是认为柔弱是可以战胜刚强的。这是深刻的辩证法的智慧,对我们在应酬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同样有启发作用。如果不懂得柔的力量,恐怕就会让你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很棘手,从而让自己陷入被动。

从前,有父子二人,性格都非常刚直,生活中从来不对人低头,也不让人,且不后退半步。一日,家中来了客人,父亲命儿子去集贸市场买肉。儿子拿着钱在屠夫处买了几斤上好的肉,用绳子串着转身回家,来到城门时,迎面碰上一个人,双方都寸步不退后,也坚决不避开,于是,面对面地挺立在那儿,相持了很久很久。

日已正中,家中还在等肉下锅待客饮酒,做父亲的不由得十分焦急起来,便出门去找买肉未归的儿子。刚到城门处,看见儿子还僵立在那儿,半点也没有让人的意思。父亲心下大喜:这真是我的好儿子,性格刚直如此;又大怒:彼何人也,竟敢如此放肆。他蹿步上前,大声说道:“好儿子,你先将肉送回去,陪客人吃饭,让为父的站在这儿与他对抗!”

话音刚落,父亲与儿子交换了一个位置,儿子回家去烹肉煮酒待客,父亲则站在那个人的对面,如怒目金刚般挺立不动,惹得众多的围观者大笑不止。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不应该向故事中的父子学习。要知道世间水最柔软,但是水的力量我们是否看到了呢?当然看到了,要不就不会有“水滴石穿”这样的成语了。这虽然表明了水的力量,但那只是一小部分,水还有更大的强悍,比如洪水可以使房倒屋塌,树木被推倒等等。但是我们所说的水是那种看似柔和无为,却能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又无所不能的水,是有质却无形的水,是不需借形式只需借时间来证明存在的水。这样的水是自然而然的,是拥有无限能量的。

水是最柔的东西,却能穿山透地。这个道理我们大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能够以此为准则,去把控自己的性格和行为。“以柔克刚”是制服一个大发脾气的人最好的办法。对方愈是发怒,你愈应镇定温和;愈是紧张的场合,愈应保持头脑冷静。这样,你才能发觉对方因兴奋过度而显露的种种弱点,而一一加以击破。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有一位17岁的姑娘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的工作。圣诞节的前一天,店里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贫民顾客。他衣衫褴褛,一脸的悲哀、愤怒,他用一种不可企及的目光,盯着柜台里贵重的高级首饰。这时,姑娘要去接电话,一不小心,把一个碟子碰翻,六枚精美绝伦的金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捡起其中的五枚,但第六枚怎么也找不着。

这时,她看到那个30岁的男子正向门口走去,顿时,她意识到戒指在哪儿。当男子的手将要触及门柄时,姑娘柔声地叫道:“对不起,先生!”那男子转过身来,两人相视无言,足足有一分钟。“什么事?”他问,脸上的肌肉在抽搐。“什么事?”他再次问道,充满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哀怨的神情。“先生,这是我头回工作,现在找事儿做很难,是不是?”姑娘神色黯然地说,眼眶中充满着哀伤的泪水。男子长久地审视着她,终于,一丝柔和的微笑浮现在他脸上。

“是的,的确如此。”他回答,“但是我想,您在这里会干得不错。”停了一下,他向前一步,伸手与她相握。

“我可以为您祝福吗?”他转过身,慢慢向门走去。姑娘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外,转身走向柜台,把手中握着的一枚金戒指放回了原处。

没有批评,没有呵责,然而姑娘却成功地要回了青年男子偷捡的那一枚金戒指,这是为什么?不正是因为姑娘的头脑冷静,避实就虚以情动人?正是她这种似水、似风的柔情打动了青年男子的心。

应酬中,每当棘手的问题让你无法处理时,不妨想想“以柔克刚”的道理,你就会多一些启发,多一些新的思路,多一些更有效的方法。